您的位置首页 >购物天堂 >

长沙女子疯狂购物7年又不舍得扔东西,被确诊为“囤积障碍”

长沙女子疯狂购物7年又不舍得扔东西,被确诊为“囤积障碍”

双11刚过,各大电商网站成交额频频刷新。如今,双12购物节又要来了,成千上万“剁手党”依然热情不减,这次你准备“贡献”多少?

听说过购物成瘾,“剁手党”有没有听说过“囤积障碍”。近日,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,34岁的单身女子谭女士双11疯狂购物,囤积太多无用物品,被确诊为“囤积障碍”。

医生介绍,谭女士总认为这些物品将来有可能会有用,总是不愿意丢弃,家里各种无用的物品堆积成山。目前,正在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。

案例:疯狂购物又不舍得扔,单身女子患上囤积障碍

34岁的单身女子谭女士家住长沙,不久前,因过度购物、难以丢弃物品长达7年,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就诊。

医生了解到,谭女士经常花大量的时间采购折扣物品,且逐年加重,尤其是双十一。随着经济实力逐年提高,今年双十一,谭女士收到的快递数就高达50余件,且购买的都是一些小物品,买回来后又没有使用,甚至还有没拆的包裹。

“这些物品将来有可能会有用,总是不愿意丢弃。”对于家里堆积的包裹,谭女士一直这么认为,家里各种无用的物品堆积成山,比如不穿的衣服、旧报纸、废旧物品等,一旦父母要求丢弃,她便极力反对。

据谭女士家人介绍,之前他们曾偷偷丢弃了一些物品,女儿发现后一个人悲伤流泪。由于家里的堆积的物品过多,根本无法在厨房做饭,家里更是混乱不堪,甚至连床上都堆满东西,睡觉都是件麻烦事。因为这件事,谭女士家人痛苦不堪,无法正常生活。无奈之下,只能陪同到医院就诊。

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,经完善相关检查,谭女士最终被确诊为“囤积障碍”。目前,正在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。

释疑:囤积障碍人群患病率为2%-5%,起病于青少年早期

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程明副主任医师解释,囤积障碍是以对无用或价值不大物品的无休止的收集和不愿丢弃,从而占用了大量空间为特征的强迫性障碍。囤积障碍通常起病于青少年早期,持续终身,人群患病率为2%-5%。

据研究发现,该病与遗传因素、环境因素、气质因素有关,52%的囤积障碍发生与个体经历生活应激事件有关,研究者未发现囤积障碍的发生与早年受到的物质剥夺有关。

程明副主任医师表示,目前囤积障碍主要治疗方法有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。心理治疗主要针对个体产生非理性信念和不安全的依恋,从而引起消极情绪,造成囤积行为的产生。目前询证依据最充分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认知行为治疗。配合5-TH再摄取抑制剂(SSRI类)药物可能有效,但并非主要治疗方法。

程明提醒,囤积障碍如果不加干预,容易慢性、进行性加重,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能有效预防疾病进展和改善症状。

支招:“剁手族”如何做到理性消费?

针对症状不太严重的“剁手族”,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酒瘾网瘾科周旭辉主任建议,首先,改变消费习惯。平时养成用现金消费的习惯,尽量不用银行卡,尤其不用信用卡;出门前列好清单,每次只买自己清单上列出的东西;设立消费计划,将不同用途的钱分开,设定一个网购限额,严格控制自己按照这个标准来操作;设定“空窗期”,比如可以先控制自己三天内不买东西,然后将期限逐渐延长,到最后完全摆脱买买买停不下来的困境。

“抑制冲动性消费。”周旭辉主任表示,先把看中的东西加入购物车,延长付款的时间。心情不好逛商场时,一定不要带钱包。此外,建议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。平时休闲时间可以约上三五好友闺蜜,聊天、散步、郊游等等,心情不好的时候看看电影,做做瑜伽,打打太极,可以挤掉网购的时间,减少对购物的依赖。

潇湘晨报记者张树波 通讯员曹慧 石荣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