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首页 >购物攻略 >

除了疫情 也该想想经济了

1

1月30日,李先生所在的旅行社下发通知,公司自2月起无限期休假,员工停薪留职。

这是一家位于韩国的地接社,主要负责接待中国大陆游客。李先生讲,大型旅行社本身资产重,成本高,但像他们这样的中级旅行社,固定资产并没太多,人力开支即是最高昂的成本。

如今,各个业务基本停滞。李先生保守估计,公司受疫情影响得延续3-6个月。“这和失业没啥两样。”他对“商业人物”说。

在国内,自己经营着一家小旅行社的兰女士,则时不时发条朋友圈解释退票退款问题。这个春节,她难得宅在了家里,大致估算损失在6万元左右。她比较忧虑的是,还不确定什么时候能开门营业,工人工资、房租等需要照常支付,接下来的潜在损失她还没做统计。

不过客户们并不买账,毕竟他们的出游计划泡汤了,前期预付给旅行社的钱也很难囫囵的再要回来。原本一行六人要去云南的小张,最终每人损失了3000多块,总共2万元。

“贼坑。”小张说。

其实,在这坑里的还有和旅行社有关的一连串供应商们,包括航空公司、酒店等。作为靠“天”吃饭的行当,旅游业受疫情影响是显而易见的,整个产业链上没有谁能“全身而退”。

此前有预测认为,2020年春节黄金周,全国旅游总接待人次将达4.5亿,收入超5500亿元。该数据在2019同期分别为4.15亿人次和5139亿元,占全年旅游总收入的7.88%。

就目前来讲,中国旅游业今年很可能呈断崖式下跌。对比爆发非典的2003年,国内旅游业的直接损失为1400亿元,加上其对经济的间接影响,总额达2100亿元。17年过去,服务业占GDP比重提升了10多个百分点,其中旅游业的综合贡献率也已达11%。

疫情过后,藉此谋生的中小企业可能需要不短的时间来缓一缓。

2

作为人口聚集型伴有人口流动的服务类产业,旅游、餐饮住宿、仓储邮政、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冲击都更为持久,恢复起来也相对缓慢。当年非典疫情高峰期时,铁路、公路、民航客运量各降低了64%、42.2%和75.1%。

2003年的五一黄金周,中国累计航班班次同比下降61.1%,客运量同比下滑81.2%。整个第二季度,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同比下降48.9%,比2002年同期减少旅客约1000万人。

据当年民航财报,2003年前三季度,中国三大航累计总净亏损达28亿元。那年,国家免征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23.3亿元,免征营业税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税等14.3亿元。到年底,航空业缓了过来,国内航线航班量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,国际航线恢复九成。

此次疫情对餐饮的影响或与非典还有所不同。非典的爆发期已是年后4月份,错开了春节的“宴席”时间。2003年5月全国餐饮业零售额359亿元,同比下降15.5%。之后,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餐饮市场快速反弹。

但现在的新冠肺炎爆发正值春节假期,各类聚餐、婚宴取消,餐馆停业。据商务部数据,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(2月4日至10日),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。毫无疑问,2020年春节,餐饮业的日子不算好过。

承受较大损失的还有电影行业。2019年春节档票房58.59亿,占全年票房642.66亿的9%。2020年,号称“史上最强春节档”的7部电影全部撤档,院线暂停营业。

之后,由徐峥执导的院线电影撤档后改在网络平台免费播放,徐峥及其团队和公司遭多家影视协会联名声讨。这被外界视为改变电影行业游戏规则的“背叛”和“不诚信”行为。

恒大研究院任泽平撰文称,“假定只考虑冲击最大的三个行业,电影票房70亿(市场预测)+餐饮零售5000亿(假设腰斩)+旅游市场5000亿(完全冻结),短短7天,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万亿,占2019年一季度GDP21.8万亿的4.6%。”

当初非典期间,政策对一些行业多有倾斜,包括对餐饮酒店、旅游娱乐、交通运输等进行部分政府性基金减免,对部分地区和团体给予财政补贴、税收优惠和降息放贷支持等。企业和经济在疫情后的较快恢复也基本得益于此。

这次,不少行业也期待着宏观财政的提早关注。

3

已有多家券商报告分析认为,考虑本次疫情传染性强且叠加春运节点因素,其对第三产业和企业复工的影响会相对较大。当然,国家目前的医疗水平、经济承受能力和防控力量也更强。

大致估计,新冠病毒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一季度,中国经济全年基本面不会受到根本性影响。从经济数据看,2003年的非典也只影响到当年二季度经济增速的2%左右,摊到全年约0.4%。再考虑非典疫情主要爆发在中国经济核心区北京、广东和香港,而新冠病毒的重灾区目前主要还是武汉乃至整个湖北,其总的经济影响预计会小于非典。

接受《新京报》采访时,中国社科院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斌则认为,如果疫情在2月份得到控制,经济活动会重新焕发,二季度经济增速反弹。疫情对2020年全年中国经济会有影响,但影响不会太大。粗略估计,疫情大概会拉低全年GDP增速0.1到0.2个百分点。

当下,第一、二、三产业占比分别为7.1%、39%和53.9%。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占据主导地位。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,2018年,中国数字经济规模31.3万亿元,占GDP比重达34.8%。一定程度上,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也能消减疫情的负面影响。“返工潮”伊始,科技企业相继推出远程协同办公方案,视频、游戏、在线教育等互联网产品的需求也都逆势上扬。

平台型电商的不少前端商家也暂时无法开业,整个供应链和配送环节都面临挑战,尤其对于年前有较多囤货的商家将承担库存积压风险。

1月26日,银保监会下发通知,受疫情影响暂无收入群体可合理延后还贷,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、住宿餐饮、物流运输、文化旅游等行业,以及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企业,不得盲目抽贷、断贷和压贷。

之后,数十家房企相继出台租金减免措施。其中,万达商管集团宣布从1月24日至2月25日,对全国323座万达广场里的商户免除租金和物业费。有业内预计,仅万达总减免金额可达30亿-40亿元。

可以想见,如果收入和现金流中断,订单合同违约,存货无法销售,再加上人力、房租等刚性成本,极可能会压垮无力抵抗风险的中小企业主,进而出现员工失业再就业问题。反过来,上游企业的供应链将受到影响,下游企业及银行的坏账率会增加。

无论当年非典还是此次疫情,对经济的冲击都在所难免。从长远计,全球性的防御与协作或许也有利于中国尽早结束疫情,修复创痛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