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首页 >购物宝典 >

首汽约车高捷:即将完成C轮融资,考虑科创板或主板上市|36氪专访(测试)

首汽约车的此轮融资实际上为化解债务的债转股形式。

文|杨林

封面来源| IC photo
首汽约车C轮融资的消息,是伴随着新任CEO一起出来的。
今年三月初,首汽约车宣布CEO魏东离职,由首汽集团总经理高捷接任。对此安排,首汽约车方面未给予过多解释,不过随之而来的是针对这家公司订单下滑的报道。
变化之下,首汽约车需要一些好消息。上任的第38天,3月18日,新任CEO高捷出来面对36氪等媒体时称,媒体获取数据的渠道或者说统计的口径并不一致,去年因为疫情导致的单量下滑并不具有参考价值。
同时,他宣布首汽约车即将完成数十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。
就在高捷接受采访的当天,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披露,首汽约车此轮新融资(C轮)为出让不超过2成股份,融资金额为20亿-31亿元。公告显示,截至今年2月底,首约科技负债已增至104.37亿元,资产则从2017年的4.44亿元下降至2.17亿元,所有者权益降至-102.2亿元。换句话说,首汽约车的债务负担进一步加重,突破百亿规模。
不过,首汽约车本次融资方案在“涉及非公开增资情况”一栏显示,“国有及国有控股或国有实际控制企业增资”。本次融资除公开募集外,首约科技还将通过非公开方式引入战投,新进投资方的持股比例不高于80%,其中公开引入新进投资方持股比例不高于20%,非公开引入新进投资方持股比例不高于60%。
有分析人士称,根据这个公告可以推断出,首汽约车的此轮融资实际上为化解债务的债转股形式,“应该是大股东较大比例地债转股,等于免除了首汽约车在经营时的巨额债务”。完成后,首旅、首汽两级国资集团对首汽约车将实现绝对控股,或将合并财务报表。
高捷透露,去年四月公司已把毛利扭正,根据其内部公开信透露出的信息,首汽约车曾计划于去年底实现EBITA为正。此时大股东免除其债务负担,目的也许是为了直接把EBITA转为净利。
对此高捷表示,资金来自于国资、金融机构和PE等。融资后的落地方案经董事会确认后,也获得了投资人的认可,“我们的未来的战略是股东和董事会一起制定的,所以战略不会改变”。
他还表示,完成此轮融资后,公司会寻求科创板或者主板上市。所以此时通过债转股进行融资,或者说解除亏损,也是为了登陆A股打开了想象空间。“这对其他新老投资人来说,能够登陆A股似乎是个最佳选择,虽然股权被稀释得很多,但自身出资反而更安全了。”上述分析人士称。
此外,合规化将是未来首汽约车最重要的资本和战略方针之一,根据高捷和团队的观察,目前北京市场上合规的运力只有15%左右,“这个数字在全国其他城市应该都差不多”。他认为此轮融资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公司长期坚持合规化。
不过彻底合规化,可能就意味着要放弃一块不小的市场,对此高捷认为,在2018年全行业一起付出了血的代价之后,大家应该一起觉醒,“市场永远都处于博弈的状态,用户有时候会流到对手那里,有时候有会流回我们这里,这都属于市场竞争中特别正常的现象。”
以下为首汽约车CEO高捷接受36氪等媒体采访时的记录,经36氪编辑整理:

谈变化:单量恢复到19年年底87%

记者:最近针对首汽约车有各种唱衰的声音,您有什么想解释的么?
高捷:大家获取数据的渠道或者说统计的口径可能不太一致,然后就对首汽约车并不十分看好。但是从我们自身数据和我们掌握的行业数据来看,我觉得我们完全是在一个(正确的)节奏上,其实我们的增速是高于行业的平均增速的。
流量方面在市场份额里,我们的比例是没有下降的,只是可能在一些绝对值上(有些变化),这和我们聚焦品质出行其实是相辅相成的,可能我的总量绝对值不高,但是质量很高。
记者:你们的竞争对手虽然增速慢,但是他们的份额占比其实是非常高的。
高捷:这个事得这么看,目前北京交通委批的合规证一共是8家,在这8家里我们还是领先的,而且整体来说北京市场足够大。去年算是比较特殊的情况因为有疫情影响,所以数据不太有参考价值,不过去年9月份以后数据看,各家都是逐步恢复,但是恢复的速度不太一致,有的恢复到了百分之八九十,有的恢复到了百分之六七十,我是处于中上等水平,差不多(恢复了)87%,照比19年年底的水平。
记者:您接任原CEO魏东的时间不算长,在您看来,现在公司最急需改善的制度或者情况是什么?
高捷:首先说,我们的战略不会改变,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迅速让市场恢复,供需两侧的市场都需要去立即恢复。
在细分领域上,我们也做了一些很好的动作,包括在渠道市场上,我们针对运力和运价也做了一些优化。其实和前任CEO来相比,我觉得一个巨大改变是要坚定不移地落实我们的既定的方针,更加聚焦出行市场,原来有很多工作占据我们一定的精力,我觉得这是需要改变的。魏东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,比如在做增长上和应用互联网技术方面。我跟魏东虽然原来是上下级,但是私交还不错,我们对很多事情的看法还是一致的。
记者:你们有没有做过用户分析?他们在什么场景下会比较多地使用首汽约车?
高捷:这个市场大体来说有中高端的需求和一般通勤的需求,两个需求里还有细分场景。我们匹配的应该说是满足中高端,然后再满足细分场景化的需求。比如特色接送机服务、会议需求的服务,包括老年出行、学生用车、无障碍出行的专业车辆。
其实学生用车的场景需求量非常大。但是家长为什么能接受孩子在没有监护人陪同下,就交给我去送,实际上这是基于对首汽约车安全和品质的一种信任,包括我们车载设备的应用,让家长在后台全程可视化看到运营的过程。
我们细分领域很多,包括现在大家熟悉的接送机,它的首创就是首汽约车,只不过他现在被行业普遍采用了。
记者:那在你们看来,还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提升单量?以往来看,最快的方式就是补贴。
高捷:好像很多玩家还是会通过补贴来提升单,虽然力度上在下降。因为大家已经发现了补贴对市场的拉动是并不明显的,只能是一种短期的行为。我现在的工作就是大力发展线下的运力,在用户有需求的时候,更多更快更高效地去匹配上,让用户觉得叫车的感受更好。
所以提升单量还是需要回归到服务品质上,客人在坐你车的时候有一种安全,有一种尊贵的享受,满足他的更多诉求,比如增值的服务,拉车门帮客人提行李,包括很多场景化的接送机,其实我们了解到消费者对这些诉求的需求度是越来越高的。

谈融资:新一轮融资确定,引入战略投资方

记者:总体来说你们现在是亏损多,还是整体实现盈利了?
高捷:整体还是亏损的,但是数额不是很大,是完全在我能够承受范围之内的。
记者:这几年行业没有热钱进来了,你觉得是市场对行业整体不太看好么?
高捷:最近三年,相对成熟的平台都没有新的大钱进入。从融资来看,大家对这个行业更谨慎了。可能更多的是一些热钱或者说趋利的投资模式。我们这轮融资的很多投资人,更多的是想为整个行业去做贡献,同时也是非常认可首汽约车目前的战略定位,他们作为战略投资人,希望这个行业能够健康有序发展。
记者:投资人对你们现在的战略是比较认可的么?
高捷:投资人现在也是越来越理智的。我们的战略其实是投资方和董事会共同来确定的战略规划。原来的投资人对我们的战略也是认可的,但是在实施路径上面,可能觉得我们聚焦程度不够,在推进上面还有不太坚决的情况。
目前投资方对我们人事更迭调整还是理解的,对于首汽约车的战略会不会发生调整,这是投资人比较关注的。我(做了CEO之后)跟大家做了一轮的沟通,表示战略方面没有做调整,只是在我们内部的管理上面更精细化,贯彻董事会决议更加坚决,投资人对此是非常认同的。
记者:新一轮融资是您来之前就开始了还是之后?您来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否就是解决融资问题?
高捷:从去年的下半年我们就启动了c轮融资。因为我们是国有资产,融资是需要到交易所去挂牌,这需要一个周期和流程。我觉得有一个点可以说说,我们不太排斥多元化的融资手段和途径。我觉得股权的多元化,投资人多元化,对企业成长更有益处。单一股权不利于机制的灵活,不利于互联网公司的发展。
记者:你们目前有上市的规划么?
高捷:也有,这轮融资完之后,我就要启动上市。最早我们也有港股计划,但是权衡利弊后觉得在A股更理想,所以目前会重点考虑创业板或者主板,可能会在2023年提交,但是前提条件是我这轮融资要顺利完成。

谈合规:市场上不合规运力高达85%

记者:您怎么理解政府要求的合规?合规化是否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成本,这和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否矛盾?
高捷:其实政府的合规要求是一个集大成者,他要画一条安全底线,服务品质它也会再画一个底线,他把所有的底线都画在一起,这就是政府的合规标准,你得所有方方面面都做到底线。
但是客观来说,我们这个行业确实存在大量不合规现象,也就是某些垄断企业它拉低了整个(行业)基准线。其实你只要做到政府的那些基本要求,就已经是行业中非常高的服务品质了,他真的不矛盾。就像安全这件事,如果你做不到底线,就要付出血的代价。
在2018年全行业一起付出了血的代价之后,大家应该一起觉醒。但是首汽企业是新中国第一家运输服务企业,很多行业标准是脱胎于首汽的,所以首汽本身的企业标准也比这个行业最底线的那些标准高一些。比如线下管理,就是合规成本,它可以保持在一个不算高的成本上。
记者:是否从政策的角度来说,做专车业务相对是更安全的?
高捷:也谈不上更安全。一些城市对网约车的要求也在逐步放宽,我觉得无论是在专车,还是类似于顺风车快车这方面,我觉得只要去符合政策的要求,大家就都是安全的。
记者:但是只做合规运营,是否也放弃了很大一块市场?
高捷:也没有说放弃市场,它永远都处于博弈的状态。某些市场或者说用户会随着一些玩法和动作动态滚动,就是有时候会流到对手那里,有时候有会流回我们这里,这都属于市场竞争中特别正常的现象。
记者:就您所知,目前市场上不合规的运力比例大概能在多少,以北京为例。
高捷:就我们研究,目前市面上以首都北京为例,合规的运力大概在2万台(车)左右,目前北京市场上的总体运力是在20万(台车)以上。这个合规的运力数据是官方统计过的,但是不合规的数据官方没有说过。我觉得放眼全国,可能这个数比值都差不多,北京也是全国比例的缩影。
记者:你们作为国企,和互联网企业相比,有优势么?
高捷:有人总是简单地把不同的公司物理分割成国企和民营企业,我觉得其实挺不公平的。任何企业要持续发展,都得按照市场的竞争规律去做。其实国企和民企都有各自的优势,过去我们可能说国企决策效率低,这是大家的一个共识。但我完全不认同,这不是我在这个行业30年所受到的教育。国有企业它把规矩和法律作为底线,他所积累和沉淀的经验,其实对他决策时是有很大帮助的。现在来看,国企做决策相对谨慎,他的成功率反而是非常高的。
有一个例子是,有一次我在一个老员工的电脑里调文件,有一个文件夹很多层,里面都是几十年来关于安全管理的手续,很多还都是首汽集团(1951年成立)原始的文件拷贝。我当时和这个同事开玩笑,你如果拿着这个文件夹跳槽去其他企业做安全管理专家,年薪绝对百万起步,但是这个老员工第一份工作就在首汽,几十年了,也不打算走。我们这种无形的资产特别多,我们没有很线上化,这相对互联网企业来讲,可能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存在。但是一层层的文件,从最初的手写稿到打印稿到电脑存稿,这一版版修复下来,那真是几十年的积淀,这就是所谓的底蕴。

谈业务:第二落点可能在出租车业务,暂不考虑做货运

记者:最近几年很多主机厂做出行,大家都切的是中高端市场,和首汽约车比较像,这方面对你们有什么影响吗?
高捷:肯定会有冲击,但其实我还挺骄傲的,因为他们和我们切一样的市场,这说明对于我们走过的路,以及我们现在的模式是认可的。你自己一个人在赛道上永远都是最没劲的,你始终需要很优秀很强的对手。
记者:前段时间T3出行宣布自己要进北京市场,还要分走20%的份额,你们担心么?
高捷:他们不是第一个想来这个搞的,也不会是最后一个。我们其实一路上就是这么走过来的,对手从未消失过,只是此起彼伏。其实大家对行业、对客户的理解是一致的,那么我们可能作为一个先驱,储备和沉淀更多知识,所以新对手进来后对行业的发展有更好的促进作用,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就多了一个分蛋糕的人,不过我们还是有信心去接受挑战。
记者:你们为什么没有考虑顺风车业务?这在一线城市其实是比较需要的业务。
高捷:作为一个网约车公司,我们坚持做中高端,而相对低端的包括拼车,城际 (顺风车)出行,其实我们也在介入了。因为能够给我们带来流量,以及不同场景下用户的转化,我觉得两方面的市场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引流的。
目前我们也有内测的版本了,在我们的企业服务里面,比如我们跟阿里和百度这些企业提供服务的时候,已经有(拼车)这部分的功能了。但是我们会非常谨慎,对c端还没有大规模的拼车(业务)。
记者: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自己的第二落点在哪里?
高捷:可能还是在管理和技术上有输出。还有就是出租车业务尤其是巡游出租车依旧是广阔的市场。去年6月份,我们去交通部跟部长做了一个汇报,前一段时间的3月1号交通部又到我们这边来调研。调研会对巡游出租车的网约化和巡网融合发展都做了深入的探讨。其实网约车是互联网技术红利,但传统出租车他有自己非常严谨而科学的管理方法,但是它欠缺的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,如果两者可以结合起来,那么会是一个很好的市场。
互联网公司其实有责任有义务把技术复制给传统出租车,让后者的生存环境更好,也让客人的用车体验更好。其实网约车技术对社会的贡献不小,减少了车辆的空置,它的匹配效率更高,对大气环境都是有贡献的。
记者:你们会考虑扩大外沿,去做一个其他业务么,例如说货运?
高捷:货运业务短期内没太考虑。第一是我们本身的主业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,货运其实和客运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体系。其次货运市场现在也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。很多企业会去扩大自己的边界,做其他业务,可能是为了上市、融资讲故事,但不是我们这种要做成一家百年老店的心态。市场上不缺少只做自己主业也能做的非常牛的例子,茅台就是一个典型。

来个“分享、点赞、在看”

36氪专访:首汽约车高捷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